一、學院簡介
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是廣西環境類以及地理類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全院有教職工48人,其中教授(研究員)13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16人、博士后1人、博士30人,學院有博士研究生導師3人、碩士研究生導師34人。學院下設環境科學與工程、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學科教學(地理)三個碩士專業。
學院擁有5000多平方米的實驗教學與科研場地,擁有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1個廣西重點實驗室,3個廣西高校重點實驗室,2個校級研究所。相關學科配備有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ICP-MS)、液相色譜-質譜聯用儀(HPLC-MS)、氣相色譜-質譜聯用儀(GC-MS)、原子吸收儀、氣相色譜儀、液相色譜儀等大型精密儀器。
2013-2017年間承擔各類科研項目為165項,獲得科研經費3084.72萬元,其中國家自然科學基金25項,廣西創新團隊(200萬)、廣西科技重大專項(660萬)、廣西杰出青年基金(60萬)和廣西高?!鞍偃擞媱潯表椖扛?項,撰寫專著和主編、參編教材以及獲授權專利40項,在國內外學術刊物發表論文250多篇,其中約140篇被SCI、EI或ISTP收錄,SCI一、二區論文近27篇,在痕量環境污染物分析測定的新方法、重金屬污染生態修復等方向獲得了系統、深入的研究成果。
二、重點實驗室簡介
1.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定位于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相結合,主要針對廣西及西南地區擁有的珍稀瀕危動植物資源、環境保護的需求開展研究。以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保護、生物修復與生態重建、環境污染分析與治理技術為主要研究方向。
2.廣西環境污染控制理論與技術重點實驗室
該重點實驗室研究方向主要有:(1)重金屬污染控制及其生態修復技術研究;(2)巖溶石山區水質保障理論及技術研究;(3)環境污染物生化分析理論與技術研究;(4)水污染控制工程材料及技術研究。
3.廣西高校巖溶生態與環境變化研究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包括巖溶生態與生態修復、氣候變化與巖溶生態水文過程、巖溶環境污染控制化學三個研究方向。
三、學科方向與特色
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
本學科1999年開始招收環境科學專業本科生,2007年環境科學學科獲得廣西重點學科和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予權,環境污染控制實驗室成為廣西重點實驗室;2009年珍稀瀕危動植物生態與環境保護實驗室成為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015年該實驗室通過驗收成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同年,該學科成為博士學位授權點培育學科、巖溶生態與環境變化實驗室成為廣西高校重點建設實驗室。盡管本學科辦學歷史較短,但發展很快,已成為國內知名、國際有一定影響的學科,形成了環境分析、環境生態與生物修復、環境污染與控制、環境材料及環境資源開發利用、地表環境過程5個穩定的研究方向,發展態勢很好?,F有碩士生導師25人,教師隊伍有正高職稱13人、副高職稱12人,學科隊伍中22人具有博士學位、3人具有碩士學位,隊伍中有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廣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選、廣西高校八桂學者和廣西高?!鞍偃擞媱潯备?人。
課程與教學論(地理)專業
地理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專業設立于2010年,是我校為適應地理教學發展需要而設立的學科課程與教學論碩士學位培養點之一。本專業目前只有地理教學論一個研究方向。本專業的師資結構是: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其中博士9人;另外聘兼職中學地理特級教師(正高)2人,中學地理高級教師(副高)4人。在研究培養過程中,強調導師指引下的獨立研修模式,逐步提升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實踐能力,使其具備先進的教育思想、扎實的教學實踐技能、較高的教育教學科研水平。
學科教學(地理)專業
地理學科教育碩士專業設立于2010年,是我校為適應地理教學發展需要而設立的學科地理碩士學位培養點之一。目前,本專業的師資團隊結構是:教授1人,副教授5人,講師2人,其中博士9人;另外聘兼職中學地理特級教師(正高)2人,中學地理高級教師(副高)4人;目前,共有碩士生導師12人。擁有自然地理綜合實驗室、測繪與制圖實驗室、氣象與水文實驗室、地理信息系統與計算機制圖實驗室;在多個縣、市重點高中、示范高中學校建立有一批教學實踐基地。畢業并取得碩士學位的研究生就業方向主要是普通高校、師范院校、教育管理機構、重點中學、示范中學等。
四、招生專業及研究方向
環境與資源學院現有環境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課程與教學論(地理)碩士學位和學科教學(地理)教育碩士學位授予權,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如下:
專業代碼 | 專業名稱 | 學制 | 研究方向 | 導師 |
083000 | 環境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 | 3年 | 環境分析化學 | 蒙冕武、蔣治良、陳孟林、溫桂清、黃智、于方明、宿程遠、鐘山、張漓杉、梁愛惠、胡樂寧、黃思玉、鄧華、康彩艷、劉慶業、趙晶瑾、龍騰發、諶斌、張杏輝、崔天順、侯滿福、翟祿新、張發旺、姜光輝、郭芳 |
環境功能材料 | ||||
環境生態修復 | ||||
環境污染控制 | ||||
地表環境過程 | ||||
040102 | 課程與教學論 | 3年 | 地理教學論 | 王月 |
045110 | 學科教學(地理) | 2年 |
| 翟祿新、崔天順、侯滿福、王月、王小禹、梁保平、楊恬、文喜福、張榮榮、呂方元、王曉川、黃凱 |
五、導師簡介
詳見http://www.srk2002.com/zjxz/yjsds/(點擊查看)
六、實驗設備
七、獎助學金政策
入學后,每個碩士研究生每年的獎助學金為6000元,研究生學業獎學金2500-10000元不等,評獎比例一年級為100%,二三年級為80%。此外,學校還設立各類獎助學金,包括國家獎學金、校級優秀獎學金、貧困生助學金、華藏獎學金,孝廉獎學金,真龍獎學金等,金額1200-20000元不等。
八、聯系方式
地址:廣西桂林市雁山區雁中路1號,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學院
郵 編:541006
電 話:0773-3690219
E-Mail:zhx@mailbox.gxnu.edu.cn
學院主頁:http://www.srk2002.com/
附件: 廣西師范大學環境與資源2019年碩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083000環境科學與工程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 及研究方向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筆試考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備注 | ||
083000環境科學與工程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 ③ 302數學二 ④ 833環境學導論 ⑤ 889自然地理學 | 1. 環境監測 2. 環境監測實驗 |
| 1.研究方向為01、02、03、04的參考書目為1,初試考試科目為①②③④;研究方向為05的參考書目為2,初試考試科目為①②③⑤。 2.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 ||
研究方向: 01環境分析 02環境生態與生物修復 03環境污染與控制 04環境材料及環境資源開發利用 05 地表環境過程 | ||||||
初試參考書目 | 1.左玉輝主編.《環境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版。 2. 伍光和 《自然地理學》 (第四版),高教出版社,2008年4月。 | 復試筆試參考書目 | 1.奚旦立主編.《環境監測》(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 | |||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 及研究方向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筆試考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備注 | ||
040102 課程與教學論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 ③ 311教育學專業基礎綜合 ④ 無 | 1. 地理教學論 2. 自然地理學 |
| 本專業不招收同等學力考生 | ||
研究方向: 01地理教學論 | ||||||
初試參考書目 | 請參看國家統一考試大綱。
| 復試筆試參考書目 | 必須填寫書名、作者、出版社、出版時間及版次 1.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2.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學》(第四版),高教出版社,2008. 3.趙榮等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4.趙濟等編.《中國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
045110 學科教學(地理)
專業代碼、專業名稱 及研究方向 | 初試考試科目 | 復試筆試考試科目 | 同等學力加試科目 | 備注 | ||
045110 學科教學(地理) | ① 101思想政治理論 ② 201英語 ③ 333 教育綜合 ④ 870地理教學 論 | 1. 自然地理學 |
| 本專業只招收前置學歷為地理科學類的普通全日制本科畢業考生 | ||
研究方向:
| ||||||
初試參考書目 | 333 教育綜合科目的參考書目: 1.王道俊、王漢瀾主編.《教育學》(新編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版; 2.袁振國主編.《當代教育學》,教育科學出版社,2008年版; 3.彭聃齡主編.《普通心理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年修訂版; 4.黃希庭.《心理學導論》(第三版),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 5.陳澄.《新編地理教學論》,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 復試筆試參考書目 | 1.伍光和等.《自然地理學》(第四版),高教出版社,2008. 2.趙榮等著.《人文地理學》(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3.趙濟等編.《中國地理》,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 |||